邱发兰 城北区小桥街道办事处建设巷社区居民
2000年离岗,成为了一名家庭主妇。经申请后于2001年5月成为了一位普通的寄养家长,先后寄养了7名福利院孩子,并悉心照顾他们的生活和学习。作为孩子的妈妈,她用真情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真正的家,精心呵护着每一个孩子,她的愿望很简单,就想让这些寄养的孩子像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快乐成长。
张敏飞 城中区仓门街派出所一级警员
作为一名普通民警,20年来,她以自己的真爱先后为4名弃婴找到了温暖的归宿。2014年,时任人民街派出所社区民警的她,在走访中认识了超超,通过询问得知,超超的父母因吸、贩毒双双被法律制裁,超超只能与祖父母靠捡废品卖钱相依为命,无私的母爱促使她帮助超超的祖父母办理了社保,并与超超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“母子”情,从小学一直资助到现在。她积极奉献爱心,曾为汶川灾区捐款4000余元,并为来宁丢失财物的游客购买车票,曾荣获“感动夏都最美妈妈”、“base365_beat365手机中文官方网站_365体育亚洲唯一市劳动模范”等荣誉称号。
杨毛吉 大通县二中教师
作为一名教师,她视生如子,用爱心浇灌每位学生。为贫困学生亲手织毛衣,收留偏远地区学生过夜,虽然与他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,但亲密无间,学生们都说“您不是妈妈,胜似妈妈,我当面不敢叫妈妈,但心里一直把您当妈妈,您的家就是我的第二个家。”多年来,她和丈夫共同撑起了这个淳朴的教师之家,她用爱心和恒心,帮助一个个学生,展现了一个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。
苏昌明 城北区小桥百德宾馆总经理
他从一名普通的运输车司机成长为今天的总经理,靠的全是国家给予的好政策。成功后的他热衷于公益事业,长期资助困难群众及贫困大学生,并积极帮助来宁看病的贫困群众。2010年玉树地震期间,他不仅将自己的宾馆作为志愿者总指挥部,60%的床位用于接待志愿者,而且自己也加入了志愿者,每天用自己的车接送志愿者,免费发放生活用品,共计花费11万元。
李钧 城东区科技文体旅游局主任科员
1998年,时任东关大街办事处行政办公室主任的他,通过工作关系结识了马德禄,在了解到马德禄家真实生活情况后,他就将这一家的事情拴在了心上,他不仅帮助孩子解决了上学问题,还经常给马德禄家里送来蔬菜、鸡蛋、牛羊肉等生活用品。后来,他干脆每个月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200元给他们做生活费,这一做就坚持了16年。
樊秉仓 青海盈吉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
在他领导下,公司为大通、湟中、湟源村庄建设捐款70万元,为贫困山区农村、偏远学校师生、家庭困难大学生送电脑、建操场、建广场、修道路,共计捐款达978万元,为大学生就业、农村群众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。并在公司成立了工会,在每个项目部组建了“互助会”,由公司和职工各出一部分资金,作为职工的互助基金,帮助职工应一时之急。
李振民 城西区兴海路办事处尕寺巷社区居民
他是一位失去右臂的残疾人,他十几年如一日做好人好事,他伤残志坚,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,在漫长的日子里坚持做社区公益事业。他做买卖赚的小钱都投入到山区的教育业,捐资捐物帮助小学生。他心系五保户,为两位五保户老人端屎端尿喂饭喂水,并请医生买药,使老人面带微笑离开人世间,他成了残疾人五保户温暖寿的“亲兄弟”。他为受过三次灾难的温暖寿提供了帮助,多年来他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着自己对社会的爱心。
更登彭措 湟中县塔尔寺僧人
做为一名痴心向佛的僧人,他潜修佛法,广结善缘。做为一名普通社会公民,他遵纪守法,乐善好施。他被熟知他的人称为“有着菩萨心肠的雷锋阿卡”。20多年来,他先后帮助过汉族、蒙古族、回族、维吾尔族群众,尤其是那些身患疾病的人。从2013年至今,为帮助他人捐款达11万余元,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多做善事,帮助需要帮助的人。
张劲波 城中区饮马街社区居民
1996年,他被诊断为“颈椎横断半截瘫”,残疾后的他没有自暴自弃,利用空闲时间学习了绘画、吉他、电子琴等,并利用周末、假期无偿辅导社区里的孩子们学习绘画、电子琴,既帮助了他人又丰富了自己的生活,他用残缺的身体谱写了精彩的人生。
罗秀芳 湟源县城关镇西关街社区居民
近80高龄的她仍然热衷于助人为乐事业,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党员活动,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。从1976年开始,她在没要一分钱报酬的情况下,毅然为社区服务了十几年,谁家有困难,她就去谁家帮忙,哪里有孤寡老人哪里就有她忙碌的身影……因工作成绩突出,她多次被评为“先进共产党员”,乡亲们都亲切的称她是自己的亲人。